建国以来,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相继兴建了大量民用和工业建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建筑历经风雨,多数仍矗立不倒,发挥着余热。由于经济和科技条件所限,他们将继续挡风遮雨,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
我国处于环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充分发育,处于地震多发的风险期,强烈的地震会带来地表的破坏现象,如断裂和措动,还可能引起山体崩塌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的地质灾害,道路桥梁,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煤气热力,港口码头,水利设施,航空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常常会遭到破坏。地震能量以地震波的表现形式自震源向外传播,包含体波P和面波S两种形式,地震动在地表引起的破坏力主要是S波引起的水平振动。深刻理解地震产生和传播的机理,以及各类人工结构物损坏的本质,对经济合理地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甚至倒塌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同时期建造的建构筑物,处于不同的寿命阶段,为使其具有规定的安全能力,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这就是抗震加固。
评:地震作用不同体系建筑物的破坏形态不同,不同构件也有其各自的损伤特性,根据各类建构筑物特有的抗震性态,合理选择预防诊治对策可以减少投入30-50%,从现有房屋价格看,其经济效果和社会价值不言而喻,比如对于框架梁、柱,通常表现出杆件受力特征,根据构件所处应力水平的不同,往往采用体外粘贴补强措施,外包钢工艺、扩大截面等措施,对各种工艺的经济性、可实施性我们有专业的表达能力,如果业主有改造诉求,可以将抗震加固与其他改造形式同时进行,将会寻求到一个较佳的平衡范围,同时也降低了实施的难度。